古诗调笑令边草 戴叔伦《调笑令·边草》原文及翻译注释

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戴叔伦《调笑令·边草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 《调笑令&middot
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戴叔伦《调笑令·边草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

《调笑令·边草》原文

《调笑令·边草》

戴叔伦

边草,边草,边草尽来兵老。山南山北雪晴,千里万里月明。明月,明月,胡笳一声愁绝。

  

《调笑令·边草》译文

  边塞的野草啊,边塞的野草!野草枯尽,戍边的兵士也已老。山南山北雪后放睛,千里万里处处月明。明月啊,明月!远处传来胡笳一声,令人悲苦愁绝。

  

《调笑令·边草》的注释

  调笑令:词牌名。唐·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曰:“打嫌《调笑》易,饮讶《卷波》迟。”自注:“抛打曲有《调笑令》,饮酒曲有《卷白波》。”词调名盖本唐曲。此调为单调,八句,三十二字。第四、五句押平声韵,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。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,第七句叠用第六句,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。

  边草:边塞之草。此草秋天干枯变白,为牛马所食。

  尽:死。

  雪晴:下过大雪后放晴。

  月明:月色皎洁。

  胡笳(jiā):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,汉魏鼓吹乐常用之。

  绝:极,很,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。

  

简短诗意赏析

 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,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,但在词中却很少见。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,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,充满乐观的情调。但到了中唐时代,情况不同了,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,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。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,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。

  作者简介

  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
  

歌词资讯

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设计专业详解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(scad)

2024-6-19 9:12:00

歌词资讯

北欧音乐留学院校推荐 北欧艺术留学费用

2024-6-19 9:16:0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