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海文山 谢翱《书文山卷后》原文及翻译注释

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谢翱《书文山卷后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 《书文山卷后》原文《书文山卷后》谢翱魂飞
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谢翱《书文山卷后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

《书文山卷后》原文

《书文山卷后》

谢翱

魂飞万里程,天地隔幽明。
死不从公死,生如无此生。
丹心浑未化,碧血已先成。
无处堪挥泪,吾今变姓名。

  

《书文山卷后》译文

  我的魂魄似乎已飞到万里外追随您而去,无奈生死之间宛如天地相隔一幽一明。

  真遗憾不能跟您一起去死,而今活着也如同没有了生命。

  您的一颗丹心仍郁结不散,尽洒的热血却已化为碧青。

  找不到地方尽情挥洒我的泪水,而今我只好遁迹山林隐姓埋名。

  

《书文山卷后》的注释

  文山卷:文天祥的诗集。文山,文天祥,号文山。卷,这里指诗文集。

  “魂飞”句:说得知文天祥被害的消息后,自己的魂魄似乎已飞到万里外追随文天祥而去。

  “天地”句:这句是说幽明隔绝,在天地之间,自己与文天祥已被阻隔于两处,再无相见之日。幽,指阴间。明,指人间。

  丹心:赤诚的心。文天祥有诗句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此处即用此意。

  浑:全。

  碧血: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”。后常以“丹心”和“碧血”并举,称颂为国死难人。

  无处:因已亡国,领土已尽属元朝,故云。堪:可,能。

  

简短诗意赏析

  此诗以文天祥的死讯开篇,首联写文天祥的魂魄飞越千山万水,从遥远的燕京回到南方;颔联中诗人将自己的“死”、“生”与文天祥作比较;颈联承接颔联的蕴藉之意,借用典故正写文天祥的忠贞爱国;尾联写现实处境并表达自己的心志。全诗情感真挚,凄婉哀凉,以白描见长,字字用血泪凝成,读之令人泣下。

  作者简介

  谢翱(1249—1295)福建长溪(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),字皋羽,一字皋父,号宋累,又号晞发子。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,文天祥开府延平,率乡兵数百人投之,任咨议参军。及天祥兵败,脱身潜伏民间,避地浙东。尝过严陵,登钓台,祭奠天祥,有《西台恸哭记》传世。后至浦江,与方凤、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。卒,友人方凤、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。有《晞发集》,编有《天地间集》、《浦阳先民传》等。

  

歌词资讯

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是什么意思 孟子及其弟子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原文及翻译注释

2024-7-10 22:04:00

歌词资讯

美行思远广州站,暑期将近,别忘了你去男神还有个约会哦! 美行思远艺术留学官网

2024-7-10 22:08:0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